音樂劇《江姐》開啟全國巡演——?以青春致敬青春
摘要:“音樂劇是當下廣受觀眾喜愛的舞臺戲劇形式,此次推出原創(chuàng)音樂劇《江姐》旨在推動人才培養(yǎng)、藝術實踐與市場的深度對接,與音樂劇行業(yè)緊密聯動,為中國的音樂劇事業(yè)貢獻更多的劇目作品,輸送更多優(yōu)秀的音樂劇表演人才。”
9月3日至7日,音樂劇《江姐》在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校區(qū)千人大劇場上演,這是北京電影學院出品的首部原創(chuàng)音樂劇,也是該劇作為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的首輪演出。首演現場,坐在臺下的絕大多數觀眾是北影的大一新生,他們在欣賞了這部精彩大戲的同時,也在愛國主義情懷中完成了他們的“開學第一課”。
音樂劇《江姐》在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校區(qū)連演7場,上萬名北影師生和各界觀眾見證了紅巖精神在青年人心中的震撼力量。江姐的故事經過了一代代人的傳唱,有著歌劇、電影、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而音樂劇在戲劇張力、人物刻畫的情感深度等方面,也展現出與其他舞臺藝術形式截然不同的優(yōu)勢與魅力。音樂劇具有音樂性、舞蹈性、戲劇性等特性,可以歌舞并用,其包容性和多樣性為紅色題材創(chuàng)作提供了充足的展示空間。因此,音樂劇《江姐》的誕生,不僅是主創(chuàng)團隊期待利用青年人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來唱響紅巖精神的嘗試,更是青年人希望用音樂劇的形式與革命先烈對話與致敬的實踐。
劇中,15個可升降的牢籠與兩層橫懸的吊橋,再現了重慶渣滓洞極具壓迫感的視覺,同時融入了流行、搖滾、古典、民歌等多種音樂元素,讓80年前的歷史人物成為與新時代青年可以共情的同代人。音樂劇《江姐》聚焦江姐入獄后的512天,這段極具戲劇沖突的歲月,既是她人生中的至暗時刻,也是孕育著希望的曙光前夜。該劇通過對飽受煎熬的無辜百姓、慘遭迫害的共產黨員、陷入兩難的監(jiān)獄長等人物的生動刻畫,描繪出一幅有血有肉的革命英雄群像,讓熟悉江姐英勇事跡的觀眾耳目一新。
音樂劇《江姐》是北京電影學院增設音樂劇表演教學方向后出品的首部音樂劇。第五代江姐飾演者、傳承者,國家一級演員、項目發(fā)起人、藝術總監(jiān)、聲樂指導王莉,擁有16年超百場歌劇《江姐》的演出經驗。從藝術生涯起步,傳承歌劇《江姐》,從軍營轉入北京電影學院,并得到學院領導的大力支持。排演音樂劇《江姐》,作為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音樂劇表演方向教研室主任,王莉期待,這一次音樂劇《江姐》的演出,能成為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音樂劇表演方向的表演教材和“大思政課”。在劇中,王莉發(fā)揮了自己在演唱方法上的優(yōu)勢,將細膩的情感色彩和扎實的唱功、走心的表演完美結合,展現了駕輕就熟的歌唱技巧以及豐富的藝術實踐。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次演出,北京電影學院2022級表演班20多位師生齊上陣,除了教師王莉、王藝塤、王勁松、郭凇男、馬明月的參演外,絕大多數演員都是“00后”。“希望青年一代能夠通過不同的舞臺表演形式以及這樣一位英雄人物,走近這段歷史、了解這段歷史、銘記這段歷史。”王莉說。
完成作為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的首輪演出之后,音樂劇《江姐》馬不停蹄地踏上全國巡演之路。9月14日,這部紅色大戲來到紅巖故事的發(fā)生地重慶,在重慶大劇院連演3天。
大戲開場,恢宏壯麗的舞臺、激情炫目的歌舞,人們隨著音樂和劇情瞬間被帶入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在編排上,音樂劇《江姐》集音樂、戲劇、舞蹈、舞美、多媒體藝術于一體,讓戲劇層次更加分明、細節(jié)更加豐滿。在音樂上,作品唱段的旋律、調式、配器、唱法、結構既根植于現代流行文化,又巧妙植入了《紅梅贊》等過往歌劇《江姐》的旋律線索,尤其注重唱詞推動情節(jié)與抒情達意的辯證關系,令人回味無窮。
“音樂很好聽,舞臺很漂亮,演員的表演也精彩,這部音樂劇讓我們更加深入了解江姐,更加深刻領悟蘊含其中的紅巖精神。”演出結束,一位觀眾動情地說。作曲家安棟為這部音樂劇創(chuàng)作了大量優(yōu)美動人的唱段,加上感人走心的故事情節(jié),現場無數觀眾熱淚盈眶。
在劇中的經典唱段《同根生》中,演員在演唱時使用了重慶方言,而群眾演員在臺下互動時也都用的是方言,這些細節(jié)引發(fā)了現場觀眾的共鳴,“在劇中聽到了四川和重慶的方言,很親切,故事本身就發(fā)生在這里,就應該有這里的味道。”
為更好地感悟紅巖精神,重慶演出前夕,北京電影學院主創(chuàng)團隊及參演師生前往渣滓洞集中營、白公館、北碚區(qū)天府鎮(zhèn)紅色遺址、西南大學校史館等地參觀采風。在關押江竹筠等烈士的牢房前,講解員動情的講述讓劇組的每一位成員尤其是作為該劇主力的“00后”學子深受觸動。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音樂劇教師、音樂劇《江姐》導演、主演王藝塤表示:“此次參觀渣滓洞、白公館等紅色文化基地,我們能更直觀地感受那段歷史,有利于演員更真實地刻畫人物,也更能激發(fā)大家的創(chuàng)造力。”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音樂劇教師、音樂劇《江姐》音樂統籌李美佳說:“通過參觀,我們對江姐本人和她的事跡有了更立體、全方位的了解,這樣的行程帶給我們的感悟會融入今后的創(chuàng)作和演出中。”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教授、音樂劇《江姐》臺詞指導、扮演華子良的“老戲骨”王勁松說:“排演音樂劇《江姐》時,我們在傳承紅色經典的基礎上大膽創(chuàng)新,希望用緊扣時代的藝術表達,讓革命故事在新時代煥發(fā)生機,為觀眾帶來一部新穎的、充滿創(chuàng)造力的、與傳統紅色題材舞臺劇截然不同的作品。”“音樂劇是當下廣受觀眾喜愛的舞臺戲劇形式,此次推出原創(chuàng)音樂劇《江姐》旨在推動人才培養(yǎng)、藝術實踐與市場的深度對接,與音樂劇行業(yè)緊密聯動,為中國的音樂劇事業(yè)貢獻更多的劇目作品,輸送更多優(yōu)秀的音樂劇表演人才。”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黨總支書記、音樂劇《江姐》制作人高敬瑜表示。
“歌劇《江姐》我演了16年,音樂劇《江姐》我也演了近2年,我的人生將近20年的時間都與《江姐》有關,可以說她貫穿了我整個青春芳華。重慶是江姐成長、工作和犧牲的地方,在這個初秋時節(jié),音樂劇《江姐》回到了她的精神故鄉(xiāng),以此表達對革命先烈的致敬。”王莉坦言,制作音樂劇《江姐》來自她內心的執(zhí)念。江姐的故事已經有京劇、川劇、話劇、歌劇等各種形式的舞臺藝術作品,“我們希望以一種當代年輕人喜歡的方式,讓江姐的形象走進更多年輕人的心里,于是,就有了制作音樂劇《江姐》的想法。從2019年開始,我們曾經數次來到重慶,前往渣滓洞、白公館以及江姐生活、工作過的地方采風,深受震撼。傳承和發(fā)揚紅巖精神不僅需要磨煉演技、唱功,更要在延續(xù)經典的同時進行創(chuàng)新的藝術表達,要用更多年輕人愛聽、能唱、會動情的藝術表現形式再續(xù)江姐的故事。”
“作為出品方之一,一直以來北碚都非常注重紅色文化的傳承和保護,這也是我們支持《江姐》這部音樂劇的初衷。我們希望通過音樂劇,向革命先輩致敬,讓紅色基因薪火相傳。”重慶市北碚文化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廖攀說。記者胡 芳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